点击数:22612022-04-23 16:12:27 来源: 黄金
根据表1的X-荧光分析结果,除了MnO 、Cl 、ZnO 、CuO、 NiO、BaO、SrO含量较少外,对其他化学元素进行定量分析,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。
浮选试验时,流程采用一粗二扫浮选流程,矿浆的pH值为8.5~9,浮选温度为25~30 ℃,捕收剂种类分别为油酸、油酸钠、氧化石蜡皂、JZQ-F7和JZQ-F2。抑制剂水玻璃用量为1 800 g/t,捕收剂粗选用量1 000 g/t、一次扫选用量400 g/t、二次扫选用量200 g/t。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。
由图1不同捕收剂的浮选试验结果可知,从精矿中P2O5的品位分析,除了油酸能够使精矿P2O5的品位达到12%以上,在其他四种捕收剂的作用下,精矿中P2O5的品位均在8%~9%左右,可见捕收剂的捕收选择性相差不大。从精矿的产率及回收率分析,在油酸作用下,精矿回收率为30.90%;在油酸钠作用下,精矿回收率为19.19%;在JZQ-F2作用下,精矿回收率为15.42%;而在JZQ-F7和氧化石蜡皂的作用下,精矿回收率分别为91.82%和 91.76%。由上述数据表明,在油酸钠作用下,虽然能获得较高的精矿品位,但回收率较低,而精矿品位可以通过后续精选来提高,在粗选中优先考虑精矿回收率指标,因而JZQ-F7和氧化石蜡皂在上述浮选条件下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试验指标。为了简化试验,后续试验将以JZQ-F7作为捕收剂来考察捕收剂用量及与其他药剂相互作用关系。
2.2 碳酸钠、水玻璃、JZQ-F7相互作用的考察
根据文献调研,磷灰石的浮选pH通常在10~11之间可以获得良好的浮选试验结果[12-14],因此试验中考察pH调整剂碳酸钠的浮选作用,以及碳酸钠与抑制剂水玻璃、捕收剂JZQ-F7的作用关系。为简化试验,选择一次粗选试验,试验流程见图2。试验结果见图3(T代表碳酸钠,S代表水玻璃)。
由图3浮选试验数据可知,从精矿P2O5品位和回收率分析,相比于其他药剂组合,由碳酸钠、水玻璃和JZQ-F7的药剂组合可以获得较好浮选试验指标,其精矿中P2O5品位达到12.19%,P2O5回收率95.64%。下一步试验将讨论三种药剂用量关系试验。
2.3 三种药剂用量的正交试验
由2.2浮选试验数据可知,碳酸钠、水玻璃和JZQ-F7的药剂组合可以获得良好浮选试验指标,对三种药剂用量进行优化试验,采用正交方法设计试验,取药剂的种类作为影响浮选试验的因素,各药剂的用量作为因素的水平,浮选精矿P2O5品位和回收率作为试验结果的指标。试验流程见图4,因素水平的设置见表4,试验结果见表5。
试验时,碳酸钠和水玻璃时全部加入粗选当中,捕收剂JZQ-F7是按比例加入粗选和两次扫选当中的。当捕收剂用量为1 200 g/t时,粗选加入700 g/t,扫选一加入300 g/t,扫选二加入200 g/t;当捕收剂用量为1 800 g/t时,粗选加入1 000 g/t,扫选一加入500 g/t,扫选二加入300 g/t;当捕收剂用量为2 400 g/t时,粗选加入1 300 g/t,扫选一加入800 g/t,扫选二加入300 g/t。
由表5和表6正交试验数据可知,R品位C>R品位B>R品位A且R回收率C>R回收率B>R回收率A, 说明影响试验指标因素的主次因素为C>B>A,试驗精矿回收率和品位越高越好,所以对Ⅰ、Ⅱ、Ⅲ数值越高越好,对品位而言水平A2B3C1最好,对回收率而言水平A3B1C3最好。对于A2B3C1水平而言,碳酸钠用量1 500 g/t,水玻璃用量2 400 g/t,捕收剂用量1 200 g/t时可以获得精矿P2O5品位12.19%,回收率95.64%;对于A3B1C3水平而言,碳酸钠用量2 000 g/t,水玻璃用量1 200 g/t,捕收剂用量2 400 g/t时可以获得精矿P2O5品位8.09%,回收率97.26%。比较两组指标,A2B3C1水平精矿P2O5品位明显高于A3B1C3水平精矿P2O5品位,高4.10个百分点;A2B3C1水平精矿P2O5回收率略低于A3B1C3水平精矿P2O5回收率,低1.62个百分点,而且A3B1C3水平是在大幅度增加捕收剂用量的条件下使得精矿的产率增加,导致精矿回收率有所提高。为了保证后续浮选的粗精矿P2O5品位,需要控制粗选精矿的产率,捕收剂用量不宜过大,因此选定A2B3C1水平,即碳酸钠用量1 500 g/t,水玻璃用量2 400 g/t,捕收剂用量1 200 g/t。
2.4 精选次数试验
为了考察精选次数对精矿产品的影响,试验设计四次精选试验,以精选次数为变量,采用一次粗选,不同精选次数的试验流程,粗选试验条件相同,碳酸钠用量1 500 g/t,水玻璃用量2400 g/t,JZQ-F7用量1 200 g/t。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。
由图5可知,随着精选次数的增加,精矿品位P2O5品位逐渐升高,精矿品位P2O5回收率逐渐降低,符合一般浮选规律。当精选四次时,精矿P2O5品位达到31.42%,达到磷精矿产品标准。因此,以下闭路试验精选次数设计为四次。
2.5 浮选闭路试验
为了考察中矿产品进入选矿系统对浮选指标的影响,进而进行闭路试验,通常闭路试验精矿产品品位会有所降低,回收率会有所提高。根据浮选粗选条件和精选条件,设计闭路试验,试验流程见图6,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。
由表7可知,通过一次粗选、二次扫选、四次精选、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浮选流程试验,可获得磷精矿P2O5品位30.85%,回收率70.70%的闭路浮选指标。
3 结论
1)矿样性质分析表明,矿石中主要有用成分为磷和铁,有可能回收的成分为钛,主要脉石矿物成分为硅铝酸盐和碱性的钙镁化合物。有可能利用的有用矿物成分P2O5、Fe2O3、TiO2;主要的脉石成分SiO2、Al2O3、CaO、MgO。
2)浮选试验研究表明,当磨矿细度为-200目占55%时,粗选碳酸钠作为pH调整剂,用量1 500 g/t,水玻璃为抑制剂,用量2 400 g/t,JZQ-F7为捕收剂,粗选用量700 g/t。通过四次精选可以获得磷精矿P2O5品位31.42%、回收率68.46%的开路指标和磷精矿P2O5品位30.85%,回收率70.70%的闭路指标。
由工艺矿物学研究可知,矿样中有用矿物元素除了磷还有铁,铁主要以磁铁矿形式存在。针对磷铁矿石中分别回收磷和铁的研究较多,可在浮选尾矿中,采用磁选方法回收尾矿中的磁铁矿。